何星亮,男,1956年8月生,民革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参事,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国家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软科学专家,国家民委决策咨询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图书馆专家咨询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拉比国立大学外籍博士生导师。曾任日本东洋文库、国学院大学、国立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1993年被评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3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科研岗位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从研究员到学部委员:学术成就斐然
2014年,何星亮被增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自2006年开始进行首批学部委员评审,2014年是第二次增选。全院5000多人,约40个研究所,只选出4人,何星亮是其中之一,这是对何星亮潜心从事民族和宗教问题研究30多年取得斐然学术成就的充分肯定。
1984年,何星亮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系民族学专业,1987年留所从事学术研究,并于1990年获博士学位,此后一直从事民族和宗教问题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疆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古代西北民族的语言文字、中国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理论与方法等方面。
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形成了独特的中西结合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学术研究硕果累累:先后主持、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共16项,出版了学术专著31部,翻译出版两部哈萨克文译著和两部俄文译著。在《中国社会科学》、《民族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共约190多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等报刊发表文章共140多篇(包括访谈文章)。
学术论著获省部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的共有12项,较重要的有《维吾尔、柯尔克孜、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俄罗斯、裕固、撒拉族文化志》1999年获国家第四届图书奖“荣誉奖”(《中华文化通志》之一),《新疆民族传统社会与文化》2007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优秀科研成果专著类二等奖,《中华文明·中国少数民族文明》2011年获新闻出版总署2011年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奖(《世界文明通论》之一),《图腾的起源》199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青年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中国图腾文化》1995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青年优秀成果专著类二等奖,《图腾与中国文化》2013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八届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图腾与中国文化》和《中国自然崇拜》2009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2011年被译成外文出版;《图腾与中国文化》外文版获国家新闻总署2011年度输出版优秀图书奖;《中华民族的形成与中国的民族政策》、《突厥史话》两书作为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的对外宣传项目被译成外文出版,在国外产生较大影响。
从学术研究到应用对策研究:建言献策屡获中央领导批示
何星亮曾在新疆工作多年,对民族和宗教问题十分熟悉。他认为,只有妥善解决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问题,彻底消除分裂意识和极端意识,建立现代治理体系,我国才能实现长治久安。因此,他积极建言献策,撰写了大量的研究报告和建议,他的应用对策主要集中在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问题,以及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文化保护等领域。20多年来,撰写信息和研究报告100多篇,获中央领导批示的有50多篇,撰写政协提案和大会发言有80多篇。截至目前,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对策信息奖30多篇。
仅就近几年的应用对策研究为例。何星亮2013年撰写16篇信息和研究报告,获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委员批示的有10篇。其中,2013年9月报送的《关于确保民族地区长治久安的若干意见》(绝密,一万多字),获中央主要领导批示后,全国政协负责人于11月下旬召集中央统战部两位主要领导、国务院2位领导、国家民委2位主要领导专门研究何星亮的建议。2014年撰写13篇,有5篇得到政治局委员和其他中央领导的批示,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2015年,何星亮撰写了10篇研究报告,其中有4篇获得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批示,有4篇获得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其他中央领导的批示,8篇均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其中《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草案)的建议》、《应准确解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关于民族宗教敏感问题的学术会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巴黎“11.13”事件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等4项对策研究获得一等奖,另外4篇分别为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
中央领导批示的信息和建议也很快得到落实,例如,俞正声主席批示的《中小学民族团结教材不宜在新疆西藏等地使用》(2013)的建议,教育部等单位立即停止出版该教材。俞正声主席批示的《编印对外宣传新疆的通俗读本》(2013)的建议,有关部门立即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张德江委员长批示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草案)〉修改意见》(2015),有关部门采纳了其中的不少建议。张春贤书记批示的《关于深化和完善新疆“去极端化”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新疆有关部门采纳文中提出的许多建议。
何星亮的议政建言工作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俞正声主席多次在批示中说“何星亮同志的意见很好”,“何星亮同志的意见很重要”。2014年3月6日,在全国政协三个界别联组讨论会上,俞正声主席面对二百多位政协委员说:“何星亮的建议为今后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央曾专门成立研究小组研究他的建议。”中央政治局委员张春贤在批示中说:“何星亮研究员关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建议颇有见地”,“何星亮研究员的许多研究都较为客观,符合新疆实际。”
同时,何星亮关于民族和宗教问题的理论观点也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例如,他提出,“民族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保护各民族的文化多样性与增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相结合”、“保护各民族的优秀传统与建设现代文化相结合”、“继承和弘扬我国历史上以国家为本的治边政策”、“加强社会文化整合、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外来宗教应继承和弘扬中国化传统”等,中央有关领导在相关信息和研究报告中作了批示。
何星亮经常应邀参加关于民族和宗教问题的重要座谈会。如2014年6月27日,应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的约请单独座谈民族问题约2个小时。9月16日,作为四位专家之一,应邀参加俞正声主席主持的关于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小型专家座谈会。2015年11月,应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邀请,会商“巴黎恐袭事件的影响及应对”。
30多年来,何星亮对学术研究孜孜以求,做对策研究殚精竭虑,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像一位才华横溢的作曲家,谱写出了学术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共同和谐演绎的合奏曲。刚刚获悉,他因今年(2016年)前一段时间关于严防恐怖袭击和新疆去极端化工作的三篇建议,收到了来自公安部和新疆自治区党委的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