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平台
|
 公务邮箱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侨务工作>>侨务新闻

我为冬奥加油喝彩(一)

发布时间:2022-02-22

北京2022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又一次激发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在冬奥会举办期间,市委统战部、市侨联积极组织归侨侨眷观看比赛,并开展了“我为冬奥加油喝彩”主题活动,鼓励全市归侨侨眷关注和支持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归侨侨眷热情参与观赛活动,并拍摄现场照片、视频,在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快手等媒体平台发布,传递激情,分享快乐,共同为中国体育健儿加油,为各国运动员喝彩。大家通过撰写文章和制作视频,从个人的不同视角,记录下一个个精彩的奥运时刻,向世界展现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中国形象。

我是北师大学生张恩雨,2月19日在国家速滑馆观看了“集体出发”速滑比赛,有幸以冬奥观众的身份体验了此次非凡盛事。"冰丝带"实在太美,各国运动员们也实在太给力~快乐感Max~ 我做了vlog来记录这次难得的经历,希望可以带大家第一视角看冬奥,一同体验这欢乐!

微信图片_20220323193008.png
 

 2月12日下午,在北京市委统战部和市侨联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我们北医侨联的9位老师参加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球比赛现场观赛活动。这次活动中,我真实感受到了国家组织能力的强大,在全球疫情下的全程闭环管理,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感染的风险。我们观看的是中国对德国的男子冰球比赛,这是中国男子冰球队在冬奥会的一次精彩亮相,尽管第一场比赛输给美国队,但这场比赛中国男子冰球队没有受到前一场比赛失利的影响。在面对上届冬奥会亚军,世界排名第五的德国队时,敢打敢拼,在落后三球的情况下,后面接连打入两球,虽然没能逆转获胜,但是中国队永不放弃的精神令人动容。
       不得不说,现场比赛的氛围是荧幕前观看比赛无法比拟的。我儿子之前打过三年的冰球,也曾拿到北京市少儿冰球联赛U6组冠军。这次我带他来现场观赛,他全程紧张、兴奋,他能看懂运动员的各种滑行和射门技巧,以及相关战术配合。他说能感受到高水平运动员现场竞技的实力,又能感受到比赛过程中的各种意想不到。他还时不时的“不自量力”地点评一下,尽管由于客观原因他无法再打冰球,但我知道他对这项运动的热爱。
       更让我动容的是现场观战的小朋友们,尽管他们可能无法完全看懂比赛进程,但是他们对国家的民族自豪感,对中国人身份的骄傲感,让他们不遗余力,始终大声呼喊着为中国队加油。
       比赛过程往往比结果更为重要,中国男子冰球队在冬奥会这个大舞台的第一个进球也让我们看到体育运动对于国家凝聚力的重要作用。国民对冬奥会的热情,以及对谷爱凌等奥运选手的追捧,也让大家意识到体育运动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如何培养出真正身心健康、自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祖国下一代。
       最后,特别要感谢现场的志愿者辛苦的工作,他们多数来自于北京的高校,其中也有我们北大的学生,他们热情、自信、阳光,不怕苦的精神得到了世界的一致好评,展现了我们国家年轻人的力量!他们真正诠释了“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精神,感谢他们!
       比赛结束后,走出国家体育馆,远远地看到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灯光绚烂,让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力量。我希望自己能够在科研的岗位上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为我国科研事业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作者:王晶) 

微信图片_20220323193153.png
 

 2月12日,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第八天,下午3点半左右,我们在北京市委统战部和市侨联的组织下,来到国家体育馆,观看了男子冰球队中国与德国的比拼。
       这是一场激烈而又精彩的比赛,是速度与力量的较量。世界排名第32位的中国冰球队与世界排名第5位的德国冰球队对阵,虽存在不小的实力差距,但中国队在0∶3落后的情况下没有放弃,顽强拼搏,第二节福帅打入一球,这是中国男冰在冬奥会历史上的第一粒进球!第三节,中国队再入一球,但最终还是以2∶3遗憾失利。在比赛过程中,现场的观众不时地为两队运动员加油助威。
       我们在欣赏激烈而精彩的比赛同时也感受到北京冬奥组委的有序组织和志愿者的贴心服务。从我们下车走到国家体育馆,一路上都有志愿者热情地导引。志愿者们微笑着挥手打着招呼,“欢迎您来观赛”“请携带好您的证件”“观赛的请往前走”“请戴好口罩”等亲切而热情的提醒声,令人感到温暖和心情愉悦,大家也对志愿者报以“谢谢”“辛苦了”的暖心问候。
       北京市委统战部和市侨联的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为了组织好大家观赛,从报名、核酸检测、信息报送、集结、乘车全过程参与,为我们顺利观赛付出了诸多的心血与辛劳!谢谢你们,让我们圆了“冬奥梦”!
  (作者:卢颖)

微信图片_20220323193253.jpg
 

 2月19日,我有幸作为一名观众,前往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观看男子和女子“集体出发”决赛。
       走进国家速滑馆,第一个直观感受是大气磅薄和科技震撼。作为2022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场馆,冰丝带攻克了世界最环保的制冰技术,成为了绿色奥运场馆的典范。今天是冰丝带在本届冬奥落幕比赛,它一如既往地帮助每一位赛手发挥最好成绩,中国男女选手运用科学的战略战术,发挥拼搏精神,在现场观众的加油声中冲进决赛阶段。
       旗鼓相当的世界顶级赛手,都拼搏到最后一刻,决出最后登上领奖台的冠亚季军。没有获得奖牌的赛手们也努力到最后一刻,毫无遗憾地完成自己的北京冬奥之旅。
       最后一刻,全场观众被50岁的德国老将克劳迪娅·佩希施泰因圈粉了。她太留恋北京冬奥会了,太喜欢冰丝带了。决赛结束后她频频向观众挥手致意,并两次俯身贴地,冲向北京奥运徽标,表达她的感激和敬意。所有运动员陆续退场,她仍留下不断向观众致意,依依不舍留到最后。场地中央响起了为冠亚季军颁奖的音乐。而在另一侧的空地上,她被簇拥着,教练帮她把历届奖牌一块块带上,重温她近30年的冬奥征程,中国运动员和教练也向她送上一份早已准备好的致敬礼物。虽然本届没有获得奖牌,仍丝毫不能掩盖她多年来在冬奥赛场的辉煌,5金、2银和2铜。年届50,参加八届冬奥会,她在北京冬奥会上登上另一个巅峰,为她诠释的奥运精神致敬!为北京冬奥会骄傲!
(作者:冯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