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北村社区共有居民1200户3200余人,其中包括回、藏、蒙古、满、朝鲜族等1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89人,占社区总人口的9.4%。社区党总支和居委会在统战工作中以民族工作为重点,始终坚持“以创建和谐社区为目标,以民族融合为主题”的工作理念,注重把握民族社区特色,不断创新活动方式,营造出“团结民主,议事共商,和谐稳定,祥和温馨”的良好氛围,为和谐社区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一、培育携手共建的理念
社区党总支和居委会从民族社区特点出发,寻找和发挥优势,提出“感情沟通,共驻共建,利益共享”的社区建设口号,确定了“三逐步”的民族工作思路,着力打造民族团结型社区。
一是逐步加强与驻区单位的沟通,整合财力资源。依靠社区党总支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将驻区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组织起来,成立社区党建协调分会,取得了良好效果。国家民委和新华彩印厂先后出资几十万元改善小区道路和绿地;国家民委、北京民族印刷厂、文华园物业每年向社区提供千余元资金支持,为社区民族活动开展注入了活力。
二是逐步寻求产权单位的理解支持,整合物力资源。为争取广泛支持,社区干部们奔走于各产权单位之间,尽一切努力主动“推销”自己,耐心进行沟通协商,扩大合作基础。经过努力,民族印刷厂免费向社区提供阅览室用房;民族画报社、民族出版社、民族杂志社等自觉提供各类民族图书五百余册;顺驰房地产公司专门为社区制作了6块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展板。
三是逐步挖掘社区民族特色内涵,整合人力智力资源。社区干部们积极调动少数民族居民的积极性,活跃社区文化,使社区中的每一个居民时刻感知自己生活在一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之中。
二、完善社区民族工作机制
由于社区少数民族多,风俗习惯差异较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社区党总支和居委会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工作原则,自觉把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积极为少数民族群众排忧解难,着力完善社区民族工作机制。
社区成立了民族工作研讨小组,将社区党总支和居委会干部、社区中的少数民族知名人士、少数民族居民骨干纳入其中,每季度召开座谈会,听取社区居委会的民族工作汇报,研究下一季度工作,了解少数民族居民的需求,采纳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实施。定期组织社区专职工作者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民族宗教有关政策。定期邀请各少数民族居民代表,讲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提高民族工作意识和能力。
三、打造民族团结的文化品牌
社区党总支和居委会注重民族文化品牌建设,坚持以传统节日、民族节日为依托,拓展民族团结的文化内涵,丰富民族团结的活动载体。特别是在2008年社区党总支、社区居委会将民族特色与奥运主题相结合,使得活动异彩纷呈。
在“响应新号召 自制环保袋 倡导绿色奥运”的活动中。各族居民纷纷参与其中。有的环保袋是用家中的米、面口袋改装而成,可以说是废物利用;有的用穿旧的牛仔裤修改,尽显其实用价值;有的在袋子上绣上了奥运五环的标志,针线间流露出对奥运的企盼之情。
在社区举办的“民族健身运动会”上,各民族居民纷纷报名,或联合组队,或个人参与,空竹、太极拳、太极剑、竹竿舞等传统体育项目,赢得居民们的一片喝彩。
同时还在社区中举行了奥运火炬模拟传递活动,组织志愿者和少数民族代表在“鸟巢”和“水立方”前,举行当好奥运志愿者承诺签名活动。
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活动,不但增强了各族居民的奥运意识,同时也引导居民走出了小家庭,融入社区大家庭,在社区中唱响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旋律。
几年来,红联北村社区党总支和居委会坚持民族团结文化建设,逐步树立起一个以社区党总支和居委会为核心、各民族居民广泛参与、驻区单位积极支持的民族团结品牌,形成了社区各民族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