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会同社北京市委在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成功举办了“新·好时政漫谈”活动。
社北京市委主委刘忠范,社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周群英,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刘先传到会并讲话。社北京市委副主委兼秘书长李丽萍、理论研究会主任方炎、副秘书长郭艺及社中央、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活动。
“新·好时政漫谈”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新”“三好”要求,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重要举措。活动以漫谈形式为创新点,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参政议政履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内容,围绕北京市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问题,突出九三学社科学技术界别特色,通过深入的面对面交流引导,广泛凝聚共识,积极建言献策,推动人才队伍建设。
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药卫生、政府机关等领域的九位中青年骨干社员参加活动。与会人员首先在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助理高翾的带领下,参观了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展厅,了解了石墨烯核心技术的实现、应用、产业发展史以及未来规划,接触到了践行“工匠精神”的石墨烯研发人员和做到世界领先的石墨烯技术。
参观结束后,为了增进中青年社员之间的了解进行了名为“我是大画家”的破冰活动。九位社员拿起画笔,通过简单的线条和符号,用一副画来介绍自己。一分钟的时间,简短且有效,迅速加深了各位领导对参会社员的了解,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气氛十分活跃,笑声连连。
“新·好时政漫谈”环节在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伊鸣的主持下正式拉开帷幕。漫谈以“发挥界别优势,在后疫情时代助力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主线,通过访谈的形式围绕三个话题展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王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葛文彤、朝阳区卫生健康委副主委张瑞组成的第一组围绕“新冠肺炎疫情对民主党派工作产生什么影响,后疫情时代如何创新党派工作”话题谈到,疫情期间,九三人积极履行担当,充分展现作为,奋战在疫情防控的各个“战场”。发挥民主党派人才智力优势,建诤言、献良策,为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献计出力。作为民主党派成员,也应该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让政府听到有用且有效的“声音”。想政府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建可纳之言,献可行之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有序参加防控工作,利用自身专业领域优势,深入思考,将防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第一时间反映并提出解决方案,解决了实实在在的问题,参政议政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疫情期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生物医药等优势逐渐展现。后疫情时代的九三人,将持续继续发挥科技人才优势,精准发力,主动作为,运用新媒体新技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奉献“九三智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孙志梅、清华大学物理系研究员马旭村和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乡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吴宜夏组成的第二组就“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要人才支撑和文化环境,北京应如何加强人才建设和提升文化环境”的话题分享自己对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体验。人才是强国之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留住优秀的人才,一方面需要政策平台、技术平台的支持,另一方面,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对人才建设的重要补充。
后疫情时代工作方式和思路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的北京如何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发现新机会、创造新模式,助力解决疫情防控中出现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希望九三人将个人对于科学发展的追求,融入到国家与民族的发展之中,实现“科学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柳学信、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伊鸣和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助理高翾所在的第三组就“如何通过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良好的首都创新生态系统”谈到,通过“互动、融合、协同”,促成政、产、学、研多维度、多层面的融合,从而获得价值创造的过程。一方面需要知识协同,通过专利许可、联合研发、学术交流、人才库建设等知识交流渠道,缩小知识需求与知识供给的落差。另一方面需要政府作为纽带与桥梁,发挥政府“引导者”与“推动者”的功能,以实现学科链、产业链、资金链的顺利衔接。疫情是“危”也是“机”,带来了全新的工作模式和机遇。应对此次疫情北京展示了高效有序应对方式,背后的原因是多年对科技创新的不断积累,得益于科技创新中心的技术积淀、高科技产业基础及良好的移动互联产业的发展优势。在生态层面,加快新基建和创新生态环境培育,更有利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生长。
大家畅所欲言,讨论热烈,诸位领导对此次活动给予充分肯定,是一次思想的“大碰撞”、“大融合”。
刘忠范结合“四新”“三好”的特点,指出了此次活动的“四新”“三好”,即主题新、形式新、内容新、感受新,视野好、平台好、效果好。围绕此次会议的主题,刘忠范认为,民主党派建言献策要充分发挥智力密集的优势,多出主意、出好主意,当好“智囊团”,切实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刘忠范对各位社员提出了三点希望。
一是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核心,坚定理想信念。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切实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要进一步弘扬“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凝聚思想共识,主动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履行好参政党“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政治责任,做合格的九三学社社员。
二是以人才建设为抓手,加强自身建设。希望九三学社的社员,特别是代表性人士,更加有意识地加强历练,一方面在本职领域更好地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在九三学社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九三成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共同开创社北京市委工作的新局面。
三是以参政议政为重点,提高履职能力。要着力发挥与科技界联系紧密的优势,通过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在优势领域积极发声,团结引领科技界知识分子经常性地参与到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具体实践中来。强化责任担当,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助力首都疫情防控,参与首都建设,为推动首都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周群英谈到,这次活动是一次学习、一次历练、一次提升,它与党派思想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息息相关,紧紧围绕当下社会时政热点,结合北京市发展需求,以科技界别特色为主线来开展谈论。活动可以用“五好”来概括,即主题好、地点好、形式好、人员好、成效好。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抓住机遇、提高质量、创新方法,为推动我社发展贡献力量。
刘先传对此次活动高度评价,表示“主题突出、色调鲜明、形式新颖、气氛热烈”,每一位与会者都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启发与感悟。“新·好时政漫谈”是贯彻落实中央三个文件精神的创新举措,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提升参政议政质量、深化联谊交友活动、加强成员自我教育的重要平台,要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引导党派成员有序参与,提升活动实效,将其打造成为展现新时代民主党派风采的新舞台和推进首都民主党派工作的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