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里街道成立于1955年,辖区面积6.4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近12万,下辖26个社区居委会,聚集了国家民委民族出版社、民族画报社、民族团结杂志社和北京市民族文化交流中心等重要民族工作单位,形成了以交通社区、东河沿社区、七区社区等社区为主的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居住着汉、回、朝、蒙、维吾尔、哈萨克等35个少数民族近5000人,以散杂居的形式分布在各个社区。把每年5月6日确定为和平里地区“5.6民族团结日”,寓意“56个民族团结和睦,亲如一家”。
多年来,在市区两级党委和政府关怀指导下,和平里街道以“文化交流促各民族团结和睦,共建共享谋各民族和谐发展”为主题,发挥驻区单位资源优势,突出民生和民族文化特色,深耕细作民族工作,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的新局面。街道为方便少数民族群众吃上放心食品,积极协调商业部门增加清真专柜,辖区现已有12个经民族部门审批的清真副食网点。在“一带一”扶贫帮困活动和“低保”工作中,注重帮带少数民族特困户,优先照顾少数民族中的失业人员。2007年,街道制定了《和平里街道社区统战工作手册》,使社区民族工作做到组织网络、基础资料和工作制度三健全。
近年来,无论是以汉民族为主的“春节”,还是藏族的“藏历年”、哈萨克族的“那吾热孜节”、穆斯林的“古尔邦和开斋节”等,街道、社区都精心筹备,为各族同胞共度佳节创造条件。与驻区单位共建的少数民族文化广场,与各社区少数民族文艺团队,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在各种节庆文化活动中,少数民族同胞展示华饰,共享美食,共唱心曲,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融洽了各民族同胞的邻里之情,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