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本市43个政府部门首次公布了740项审批事项,接受社会监督,其中涉及561项行政许可事项。今后,未列入清单的事项将不再以政府部门审批形式进行,交给市场自主决策。据悉,这是自去年公布投资项目市级审批事项清单以来,本市首次全面亮出市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的“家底儿”。
社会上曾有“跑审批、跑断腿”的说法,听起来像一句玩笑话,却折射出政府审批事项多、审批过程繁杂。为深入推进本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政府权力清单制度,规范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行为,接受社会监督,本市拉出了《市政府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汇总清单(2015年版)》。
这是本市首次完整地晒出市政府各部门行政审批项目的权力清单,共涉及43个市政府部门的740项审批事项。在此之前,本市已先后分四批精简市级行政审批事项429项,其中取消224项,下放205项,精简比例达到44.3%。
市政府审改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份权力清单公布后,市政府43个部门的行政审批必须据此实施。除国务院和市政府作出决定并履行相关法定程序对清单进行调整外,其他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增设、调整、变动该清单中的行政审批事项。同时,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在清单之外增设或变相增设行政审批事项,不得再实施此份清单以外的其他行政审批,不得对已经取消和下放的审批事项以其他名目搞变相审批,坚决杜绝随意新设、边减边增、明减暗增等问题。如果有相关单位和人员违规,将严肃追究责任。
近期,43个政府部门将在各自的办公场所和门户网站公布细化方案,包括其所承担的审批事项名称、设定依据、审批对象、实施机关、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受理方式、受理地点、办理时限、办理处室、申请材料、审批流程、审查内容、审查标准、批准形式、有效时限以及收集群众意见的具体方式等。
各部门在进行行政审批时,还会实行“一个窗口”统一受理,避免让办事人跑断腿,并且逐项制定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推行办理时限承诺制、优化审批流程等,不得乱作为、不作为。
有关负责人介绍,此份清单并非“终结版”,其审批事项将实行动态管理。如需对《清单》中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调整,有关部门要及时向市政府审改办提出申请,经审核后才能予以调整,并于调整后1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布相关调整情况,同时报市政府审改办备案。
据悉,本市近期还将公示另一张151项行政审批清单,列出由市政府部门初审、国务院部门审批的初审上报事项,这张清单将另行公布,此次没有作为市政府部门审批事项公布。届时,本市目前保留的913项审批事项除22项涉密之外,891项将全部对公众“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