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关于扩大两岸青少年和基层交流的对台工作要求,积极践行“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巩固和深化京台两地校际交流活动成果,充分发挥市台联自身特有的亲情乡情优势,有效整合本市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不断扩大京台两地教育行业和青少年的参与范围,我会于2015年4月20日至4月25日邀请了来自台湾台东县关山小学师生一行24人来京开展为期六天的校际专题参访活动。
在北京市教委、海淀区教委、海淀区台办和北京市少年宫的大力支持下,台湾台东县关山小学师生一行先后参观了海淀区五一小学、七一小学和北京市少年宫等学校和教育单位,向首次来到北京参访的台东关山小学师生充分展现了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各校先进的办学理念、教学特点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以及在培养大陆青少年兴趣养成和素质能力培养方面所提供的优秀基础设施资源和丰富的辅导实践课程,让岛内师生收获良多,为不断推动京台两地教育事业和谐发展,共同探讨育人理念,增进两岸青少年真挚情谊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次活动,我会在原有交流活动的基础上,密切结合今年全国台籍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两岸国学教育交流,推动我国国学教育发展的提案精神和两岸教育行业对务实深化交流主题的共同需求,重点安排了台湾教师国学教育公开课和京台两地小学生“家庭小伙伴”结对活动,以学生为基点,积极探索创新课堂与家庭相结合的交流新模式,一方面通过实地感受岛内教师独特的教学方式,为改进和完善中华传统国学教育课程教学提供创新思路;另一方面积极发挥家庭这一“第二课堂”在青少年教育之中的优势作用,通过两岸同龄人的语言、兴趣爱好和家庭氛围,让岛内青少年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两岸一家亲的血脉情谊,不断夯实感情基础,缔结真挚友谊,同时以点带面,让两岸青少年和家长共同成为两岸教育领域交流的实际参与者,建立起以学校为基础,家庭为单位的沟通交流平台和互访机制。
市台联作为连接岛内乡亲与大陆同胞的桥梁纽带,始终坚持将自身特有的亲情乡情优势作为工作抓手,将“情”字融入活动之中,以亲情促合作,以交流促发展,不断提升活动品质。通过此次校际交流活动,我们深刻感受到,两岸教育交流,不仅仅是教师的专业互动,更是两岸青少年感情的积淀和友谊火花的碰撞,教育交流更需要情感的融入和心灵的契合。同时两岸青少年的交流也不单纯是教育部门的工作,更需要各方联动,共同努力。为此,市台联将继续发挥好自身优势,为两岸教育交流增营造“亲情”的氛围,不断夯实两岸教育交流成果,为增进两岸彼此了解,凝聚同胞感情,深化专业资源互动,促进中华民族栋梁之才的成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