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一带一路”和“京津冀一体化”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企业发展新需求,引导和帮助首都民营企业积极把握机遇,“走出北京,走向世界”,日前,市工商联秘书长林为民率联络处相关人员分别与市商务委副主任宋建明及经贸发展处、对外经济合作处、消费促进处负责同志,市发改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处负责同志开展工作对接。
林为民分别向市发改委、市商务委同志介绍了北京市工商联搭建国际经贸信息平台、设立非公经济发展服务基地、筹建各省市名特优产品线上线下平台,助力民营企业“走出去”拓展国内外市场等近期重点工作情况。市发改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处负责同志介绍了对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总体规划的初步设想,并积极听取市工商联意见、建议。宋建明同志介绍了市商务委组织开展贸易促进活动、政策宣讲活动以及服务管理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工作情况,并对市工商联重点工作提出了有关建议,双方处室负责同志就具体工作进行了现场对接。
通过工作对接,市工商联分别与市发改委、市商务委就进一步深化引导、帮助民营企业“走出去”服务工作达成合作共识。
一是建立紧密交流沟通机制。与市发改委、市商务委强化信息交流沟通平台作用,在引导、帮助企业“走出去”,特别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
二是联手强化宣传培训工作。与市发改委、市商务委共同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帮助企业及时了解、正确掌握政策信息。
三是健全完善“走出去”项目服务体系。与市发改委合作,共同建立北京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工作项目库,将更多民营企业开展的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重大项目纳入其中,更好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与市商务委合作,共同组织经贸交流活动,搭建企业项目对接服务平台,对各省市名特优产品线上线下平台给予政策支持;搭建央企、国企与民企间的互动合作平台,助推企业“抱团出海”;共同完善企业贸易服务网络,助力企业外向型发展。
四是积极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市发改委拟推荐市工商联进入“一带一路工作小组”,与市工商联共同开展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工作有关调研,深入了解有关企业、商会的意见建议,为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支持,共同开展工作。市商务委将进一步畅通民营企业发展诉求反映渠道,加强对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宏观引导,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近年来,北京民营企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加快转型升级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主动融入国家“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在“走出去”方面呈现出增速更高、范围更广、动力更强、投资模式更健全、双轮驱动成效更显著的鲜明特点。2014年,北京市境外直接投资额达54.6亿美元,全国排名第2位。北京市累计核准境外企业(机构)2700多家,其中近六成是民营企业。投资区域从本世纪初期主要在周边亚洲国家及非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拓展到目前六大洲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对美国、欧洲、澳洲等发达经济体的投资增长迅速。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开始涉足国外高科技领域,参与国际化竞争的能力日益增强。
今后,市工商联将继续与政府有关部门密切合作,积极研究和探索将“企业所需、政府所要、商会所能”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和方法,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加细致、务实的服务。一是加强对接。进一步加强与市委市政府相关委办局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提升服务效能。二是做好调研。继续做好企业“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情况调研,及时掌握企业发展中的需求与困难,积极协调推动解决。三是政策解读。与政府相关部门、有关中介机构联合组织开展投资热点国家和地区的系列培训及有针对性的政策解读会,帮助企业全面了解海外投资政策信息,提供专业性、示范性的引导。四是建设基地。进一步拓展“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北京市商会非公经济发展服务基地”工作网络,陆续为入驻企业提供金融、法律、经贸、投资信息等领域的咨询,以及提供销售、仓储、物流等全方位的相关配套服务。五是提升水平。将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北京市商会非公经济发展服务基地纳入政府企业发展服务网络,不断拓展服务项目、提升服务水平。六是共享发展。开展创业创新思想分享活动,请非公经济发展服务基地单位万通集团和瀚海集团分享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收获与经验,搭建企业间互助平台,引导企业形成“抱团”发展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