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4日、5日,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先后到西城金融支社、清华大学委员会调研社务工作,并与社员代表座谈。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刘忠范陪同。
座谈会上,西城区委副主委王景兰、清华大学委员会主委韩敏芳分别汇报了西城金融支社和清华大学委员会的基本情况、主要工作特色和成绩,并就加强社基层组织建设和社内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基层人才培养和搭建参政议政协同平台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金融支社高绍新、杨大宇、董申、王雅洁、韩海峰等,清华大学委员会周建军、孟安明、李景虹、陈晔光、邢文训、张学工、黄四民、黄霞、戚益军、刘磊、王哲、王英、刘蔷、张明徽、赵亮、伍晖等社员代表,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参政议政等工作分别作交流发言,并就基层社员培训、组织发展、社务工作与本职工作关系等提出意见建议。
会上,武维华分别向两个基层组织授予“九三学社创建75周年全国优秀基层组织”奖牌,为西城区参政议政平台和社会服务基地“九三金融汇”揭牌。
武维华指出,基层组织是九三学社组织建设的基本单位,是我们参政党履职尽责的一线队伍。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等三个重要文件的出台,对九三学社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社各级组织必须高度重视,主动谋划基层组织发展,打牢组织建设基础,为履职尽责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包括西城金融支社和清华大学委员会在内的100个“九三学社创建75周年全国优秀基层组织”能从全社七千多个基层组织中脱颖而出、获得表彰,说明大家工作做得很好,希望再接再厉,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入社,夯实九三学社组织建设基础;更好发挥专业优势,更加关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国家战略层面高质量议政建言,为“十四五”规划编制实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九三学社应有贡献。
武维华询问了社员的工作、生活情况,回应有关问题,就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交流看法,向与会社员致以新年问候,并请大家转达社中央对基层社员的新春祝福和良好祝愿。
刘忠范介绍了北京市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他表示,基层组织是加强自身建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基本单位,是联系联络广大社员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团结社员、凝聚社员、调动社员的社务工作第一线,担负着组织活动、发展成员、培养人才、反映社情民意等多项职责,基层组织活力的“热”与“冷”,活动开展的“灵”与“滞”,人才储备的“丰”与“寡”,履职能力的强与弱都决定着社的各项工作的整体水平。
刘忠范希望受到表彰的基层组织再接再厉,不断提升“五种能力”,以“四新”“三好”为目标,进一步强化自身建设,为社组织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并表示,社北京市委将继续在社中央领导下奋发作为,为把九三学社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新时代参政党贡献力量。
多年来,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始终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2017年换届以来,将“基层组织活力提升行动”纳入五年发展规划中“八大行动”之一。九三学社北京市委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了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基层组织制度,明确了市委委员联系基层组织分工,修订了《基层组织领导班子职责》等制度,编制《基层组织工作实务手册》;提升基层领导班子能力,举办基层组织换届前培训会、基层负责人培训班;激发基层组织积极性,开展各种评选推优活动,自下而上进行推荐,充分尊重基层组织意见;打造特色基层组织,如建设开放型支社、参政议政特色支社等,并加强支社之间交流联系,带动活跃其他基层组织。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涌现出一批优秀基层组织。在九三学社创建75周年全国优秀基层组织评选中,清华大学委员会、西城金融支社、文物美术支社、昌平综合支社、中国铁路总公司支社等5个基层组织受到表彰。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各二级组织也围绕着基层组织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西城区委统一基层组织换届时间,促进基层组织正规化建设;聚焦区内重点工作举办议政会,增强参政议政能力;参与抗击疫情、专家义诊、科普进社区等活动,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开展评比表彰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组织生活,提升成员活力。清华大学委员会在思想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参政议政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就:协办九三学社科学座谈会,承办清华北大“两校三委”主题议政会;创办“清华九三励学金”及各种特色活动;社员充分利用自身学术背景和科研资源,结合本职工作,在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教育、科技体制改革及成果转化,文化、民生、疫情防控等方面提出许多高质量建议,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发挥了参政党成员的积极作用。
九三学社中央秘书长刘晓梅、参政议政部副部长张瑛,北京市委副主委孟安明、闵庆文、李丽萍(兼秘书长)、左小兵,原副主委周建军,西城区委主委郑实,以及社中央、北京市委有关部门同志、在京社员等70余人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