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的社会阶层>>“寻美京津冀”活动 返回首页
“寻美京津冀”活动走进河北
日期:2023-09-14 

  9月12日—13日,“寻美京津冀”第二场活动在河北省邢台市成功举办。来自京津冀三地的网络代表人士等30余人实地考察邢台市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建设情况,多角度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的经验和成就。

  9月12日上午,举行“V读京津冀”三地网络人士走进河北启动仪式。邢台市商务局、文旅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了招商引资情况以及“太行泉城”城市品牌建设情况。
         自古以来,河北孕育出厚重的燕赵文化,目前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世界文化遗产4处。两天的活动,网络人士先后走进沟头泉水源生态保护区、英谈村“江北第一古石寨”、古顺736文创园、内丘扁鹊祠、刑窑博物馆、德龙钢铁文化园、邢台博物馆等地,深入了解燕赵文化,并用镜头和文字实时记录和传播。
 

  在沟头泉,网络人士们了解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等情况,亲眼见到“百泉复涌”的情景,感受泉水灵动的魅力。

  在号称“江北第一古石寨”的英谈村,依山而建的古寨讲述着红房子里的红色故事。进入古寨,可以看到鳞次栉比的房屋,谁也想不到,其中一个不起眼的院落就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之一:冀南银行,1939年,这里曾先后印发了2000多亿冀南票,“冀南银行”四个大字还是邓小平的手书。

  走在古寨,随处可见三三两两来写生的年轻人,安静地坐在画板前用线条和色彩将画布上的古寨细细勾勒。这座古寨就像是被历史长河遗落的明珠,等待世人发现它的光芒。
         在扁鹊祠,谒拜华夏医祖扁鹊。从书本到实地,现场感受扁鹊如何用一生的时间,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在诊断、病理、治法上对中国医学作出的卓越贡献。扁鹊祠现存有宋、元、明、清历代碑刻100余件,是中国建筑年代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纪念祭祀扁鹊庙群,庙内古柏参天、建筑错落、碑刻林立,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邢窑博物馆,探寻邢窑白瓷曾经的辉煌。这里是唐代七大名窑之一,有着1500余年的历史底蕴,延续了近800年的炉火,处处体现着它的与众不同。

  在德龙钢铁文化园,体验不一样的钢铁世界。这里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钢铁侠客岛里密密麻麻的“庞然大物”,每一个巨物的背后,都是一座车间工人师傅们的集体智慧。

  参观邢台博物馆,品味邢台厚重文化底蕴。截至目前,邢台博物馆首期开放展厅藏品总数为1375件(套),其中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38件、三级文物263件,千余件文物述说着燕赵第一城3500年的历史风云变迁。

  活动结束后,三地网络人士表示两天行程收获很多,通过实地考察交流,大家用独特视角、高清镜头、细腻笔触,发掘、捕捉、展现燕赵之美、邢台之美,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分享三地特色文化,宣传京津冀协同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寻美京津冀”活动由北京市委统战部、天津市委统战部、河北省委统战部主办,本次活动由邢台市委统战部承办。


 


 


 


 


 


 


 


 

↑ top

主办单位:中共北京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京ICP备14004954号-1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6号院 邮编:100743

手机版 | 电脑版